“周叔,這遮陽棚的繩扣再擰兩圈,國慶游客多,刮陣風都可能出意外!”
“鄭姨,您再掃遍收款碼,去年有商戶被偷換碼,辛苦錢差點打水漂!”
9月27日清晨,位于蘇州陽澄湖半島轄區永陽路陽澄湖漁船碼頭,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陽澄湖半島派出所民警沈方圓的聲音,就伴著蟹農們整理網箱的嘩啦聲,在碼頭巷弄里傳開了。原來,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蟹季,將會有不少游客要涌進這片半島,沈方圓和隊員們一刻也不敢放松,在黃金假期到來之際,她走訪蟹農蟹商、排摸安全隱患……
去年2月剛通過社招入警時,沈方圓還是個跟著師父身后記筆記的“新手”。師父汲守磊常跟她說:“警務工作沒什么訣竅,就是把‘細’字刻在心里?!币娝找媸炀殻芸毂阕屗氉陨详嚒?/p>
然而,去年首個蟹季的慌亂,她記憶猶新。臺風夜,蟹塘圍網被狂風撕裂,蟹農冒雨搶修時受傷,她卻因不熟悉塘口分布,難以有效協助,急得直掉眼淚。
“從那刻起我明白了,平安不是等來的,是提前‘摳’出來的。”今年節前,沈方圓翻出近三年的蟹季數據,從臺風預警頻率到游客投訴類型,密密麻麻記了一堆,還定制了一份“半島蟹季安全清單”,便聯合消防、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對照檢查清單分片區上門走訪檢查,排查安全隱患。
“沈警官比我們自己還上心!”蟹農老周笑著說,前幾天沈方圓來走訪時,發現蟹棚的電線有點老化,當天就聯系了電工過來更換。
上午十點,碼頭漸漸熱鬧起來,對講機突然炸響:“三號攤位有人吵架!”
沈方圓攥著清單快步上前,只見一位上海游客舉著剛買的大閘蟹,和蟹農爭得面紅耳赤——游客覺得蟹不值這個價,蟹農覺得自己“明碼標價沒騙人”,圍觀的游客一時間越聚越多……
“做買賣要和氣生財,有話我們來這邊坐下好好協商?!鄙蚍綀A向蟹農、游客勸說道。在厘清事情來龍去脈后,沈方圓拉著兩人至碼頭附近的臨時調解點走,那是她提前和社區社工一起布置的,擺著幾張小板凳,墻上貼著“和氣生財”的標語。
不到10分鐘,糾紛雙方平息紛爭,握手言和。出游高峰期,景區游客與游客、游客與商戶難免因瑣事發生糾紛。為了涉旅糾紛發生時能夠得到及時、快速的響應和處理,沈方圓會同景區工作人員、商鋪業主成立調解隊伍,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景點警務室分別設立了臨時調解服務區,通過“就地化解+移步調解”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涉旅矛盾糾紛的調解效率,降低對游客行程的影響。
蟹季里,游客的突發狀況不少,沈方圓的警用包里,藿香正氣水、創可貼和碘伏總是備得足足的,用掉了又及時補上。
夜色中,對講機里傳來一切平安的消息。碼頭那邊,燈火通明,歡聲笑語連成一片,她靜靜地想,這些照亮團圓路的燈光里,也有自己守護的那一盞。
作者 吳夢琦
《蘇州日報》2025年10月01日B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