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解決資源配置、治理力量、服務需求不平衡的問題?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黨工委深化“海棠紅·幸福里”建設,通過組團包片壯大治理生態、組織賦能盤活資源系統、組隊領辦深化實效典型,實現服務功能從碎片化到系統化、治理模式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新的升級提質,重塑“熟人社區幸福鄰里”治理新樣態。
組織帶動縮小鄰里單位
一網統攬大小事。金雞湖街道夯實“1個街道黨工委—12個鄰里黨建片區—57個社區黨組織—104個小區黨支部—1414個先鋒微網格”組織架構,推進歐典、白塘、四季新、玲瓏灣、方悅、城邦社區網格化試點探索實踐,以一網管全盤,把關鍵信息、關鍵群體、關鍵事項、關鍵資源落實落細在最小治理單元,提升最小治理單元的組織響應、群眾聯系、末端自治能力和水平。
一網統管專兼職。街道以4至5個社區為單位劃分鄰里黨建片區,按照300至500戶社區綜合網格、50至100戶微網格劃分,構建“街道班子領導掛鉤鄰里黨建片區、社區干部包聯微網格”的動態連帶格局。按照“10至30戶左右1人”的標準,從黨員、居民代表、熱心群眾和“五老”人員中吸納微網格員,開展信息采集、政策普及、安全巡查、隱患上報、矛盾調解、應急管理等網格治理工作。
資源帶動團結鄰里關系
在一線調研中解決問題。今年以來,街道相繼開展鄰里黨建輪值交流會108場次,指導社區推進落實安全生產、民生實事等重點事項;落實“換位跑一次”行動47次,發現各類服務問題54個,提出改進建議59條。
黨建帶動拓寬“鄰里黨建朋友圈”。今年,街道新增6家共建簽約單位,全面統籌黨群服務資源、城市公共資源、公益慈善資源、社會市場資源,推進資源下沉入網入格,雙向對接需求、資源清單形成“15分鐘文體惠民圈”等鄰里共治項目14個。
落實街道領導干部駐點直接聯系群眾責任,社區干部包聯、微網格長帶頭走訪巡查責任,執行“為民三問”群眾聯系、“三提三知”居民走訪、“四問四講”校社聯訪機制,暢通鄰里聯絡、訴求反饋渠道,累計走訪租戶22745次、常住居民72387戶,收集解決管理服務、硬件設施等問題342條。
力量帶動辦好鄰里實事
上下協調領辦實事。街道征集“揭榜領辦”“強基惠民”事項清單60項,通過“社區辦不了的街道協調鄰里資源辦;街道辦不了的上級協調部門資源辦”領辦實事37項。組織670名黨員干部分三期開展5天集中脫產培訓,發揮頭雁領銜效應,開展社區書記分享會3場,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推進“書記帶著書記干”,在攻堅項目中構建治理共同體磁場,強化治理內驅力。
左右協同領治實干。組織300余人次業委會(物管會)代表、物業項目負責人開展“金脊凝心煥新啟航”物業管理綜合治理活動,強化業委會依法履職能力,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累計召開“社區治理合伙人”協商議事會114場,推進解決消防改造、充電設施加裝、電梯更新、環境營造等群眾急難愁盼130件,完成率76%。
示范帶動拓展鄰里幸福
推動“1510”黨群服務可點可圈。依托“1510”黨群服務圈,金雞湖街道推出兆佳巷鄰里、師惠街區代表,形成玲瓏灣老舊小區改造、歐典網格治理示范群落,強化方悅青年治理、榮域幸福場景典型,推出一批家門口的暑托班、青年夜校、公益市集,開展“百場服務進社區”活動513場次,添彩“海棠紅·幸福月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推動新就業群體友好服務在線出圈。街道制定《暖“新”關愛行動方案》,形成“1個中心—62個驛站—16個驛點”關愛矩陣,建立園區首個“滴滴助老打車點”,整合公安交警、市場監管、機關事務、誠品書店、蘇州銀行等56家鄰里資源,鏈接37家小哥“友好商家”開展“春剪向新”“小哥學院”“候鳥托班”等聯“新”活動138場次,服務新就業群體及子女1317人次,發放價值超4.7萬元關愛禮包1400份。
蘇報駐園區記者 陳燕 蘇報通訊員 金吉萱
《蘇州日報》2025年10月01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