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自貿片區再添制度創新“新名片”,其首創性改革“長三角一體化布控查驗協同試點”成功入選商務部第六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將向全國復制推廣。
掛牌至今,這里已累計形成240多項改革成果,其中14項走向全國、63項在全省復制。而這一次,蘇州工業園區海關與浦東機場海關率先開展長三角一體化海關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協同試點,旨在解決高新技術貨物在口岸查驗環節面臨的品質風險和效率瓶頸。
以前查驗“拆箱愁” 現在通關“兩段走”
該試點核心是建立了“口岸外觀查驗+目的地綜合處置”聯動模式。改革前,真空包裝、防光包裝、恒溫存儲等需特殊存儲的進口貨物往往在口岸拆箱查驗,易導致產品損壞甚至報廢。改革后,入境地海關僅進行外觀查驗,核對品名、規格、數量等標簽信息;完整的內容查驗則調整至目的地海關實施。貨物可直達企業后再行查驗,極大降低了品質風險。
以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為例,其進口的晶圓和存儲芯片內包裝為真空包裝,必須在無塵環境下開拆。若在普通環境下操作,灰塵、潮濕空氣或靜電極易導致元件損壞報廢,影響生產進度并帶來財產損失。該公司剛通過長三角一體化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審批,對未來享受更便利、安全的通關服務充滿期待。
在這一兩段式聯動模式下,光敏感、溫敏感貨物不再因“露天查驗”而擔驚受怕,企業損耗大幅下降,通關過程真正實現了“又輕又快”。
風險防控“全鏈條” 企業誠信變成“通行證”
“長三角一體化布控查驗協同試點”不僅“做減法”,也更精準地“防風險”,全過程風險防控機制是另一大創新。
試點實施“事前備案—事中處置—事后驗證”管理:地方政府推薦試點企業與貨物,海關開展風險評估;查驗過程分段協同、系統自動調度指令;事后通過信用管理、巡庫盤庫、稽核查等方式持續監控,一旦發現違規即取消試點資格,確保“管得住、通得快”。
這一機制讓守規矩的企業真正享受到“誠信便利”。住友制藥(蘇州)公司進口的5種口服固體藥品為制劑半成品,需在D級潔凈區開箱并防光處理。若在普通環境中查驗,藥品易受污染,可能引發市場斷供風險。協同查驗模式實施后,企業預估查驗時效從原來的3-5天縮短至2-4天,效率提升30%,查驗成本也由每次約1000元趨近于零。
目前,首批試點企業通關效率提升超過1個工作日,年受益貨值已超4800萬美元。
區域協同“一盤棋” 全國復制“啟新程”
長三角一體化,不止是交通、政務的聯通,更是制度創新上的“軟聯通”。此次蘇州自貿片區牽頭推出的查驗協同模式,是區域海關首次在布控處置方面實現一體化運作,為跨關區合作樹立了新樣板。
如今,這一實踐走出長三角、推向全國,意味著更多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將享受到更便利、更安全的通關服務。
未來,蘇州自貿片區將繼續聚焦企業關切,開展更多系統化、集成化改革,用“放得開、管得住”的智慧監管,讓進出口貿易“跑”得更順暢、更高效。
編輯 唐曉雯
202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