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簡稱“納博會?”)將于10月22至24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啟幕。本屆納博會以“更具國際化、兼顧平臺化、更聚焦產業”為總體思路,采用“會、展、賽、獎、發布”五位一體模式,打造多界精英翹楚匯聚、資源聚合、交流共享、跨界合作、互利共贏的產業盛會,集中呈現全球納米技術前沿突破。
作為國內納米技術應用產業領域的標桿展會,納博會自2010年首屆舉辦以來,已在蘇州工業園區連續舉辦14屆,累計邀請150名國內外院士(含3名諾獎得主)、150116位參展參會嘉賓及7900多家參展企業,舉辦論壇報告2973場,不僅穩居國內最具權威性、影響力與規模的國際性納米產業展會,還與日本、韓國、德國、俄羅斯等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成為企業展示、產品推廣、資本合作、技術對接與交流的絕佳舞臺。
基于多年積累的行業影響力,本屆納博會進一步聚焦產業核心領域與關鍵環節,重點覆蓋微納制造(MEMS)、第三代半導體、納米新材料、柔性印刷電子、納米光電子、納米大健康、分析檢測、具身感知等方向。活動設置豐富多元,包括1場主報告、15+場專題論壇/對接會、1場行業大賽及頒獎儀式,以及權威發布、新品發布等環節。其中,開幕式及主報告將邀請10余位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出席,500余位專家學者與行業領袖將在各分論壇分享創新觀點、探討技術突破與產業發展路徑。值得關注的是,自主品牌大會“第六屆中國MEMS制造大會”除主報告專場外,還特別設立國際、代工封測、具身感知、MEMS新工藝等特色專場,直面產業“卡脖子”難題,共探納米產業突破新方向,助力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展區規劃上,本屆納博會同樣實現多維升級,展區總面積約24000㎡,布局涵蓋1個主展區、3個主題展,以及MEMS制造、精密檢測、具身感知、先進電子材料、材料制備、納創賽決賽企業、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展團、國際(日、韓、歐洲)等8個特色專區。通過細化展區劃分與融入國際元素,展會將打造覆蓋全球產業鏈的展示交流平臺,助力產業鏈知名企業與現場觀眾精準對接,共同探討行業前沿趨勢、發掘合作契機、拓展商業網絡,全方位激活全球納米產業協同發展動能。
除了核心的“會”與“展”,本屆納博會的配套活動也亮點紛呈。納博會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微納制造創新創業大賽延續“地區賽+行業賽+總決賽”的成熟模式,首次拓展AI技術應用、具身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賽道,吸引全國優質項目集結;目前大賽已在北京、蘇州、西安、合肥等地開啟5場地區賽,10月21日將在蘇州納米城舉行決賽,并于10月22日納博會開幕式上舉辦頒獎儀式。
作為納博會連續四年舉辦的特色活動,今年的游學行路線經過優化升級,凝練為兩條納米深度游路線:一條圍繞半導體全產業鏈,沿納米城展廳—MEMSRIGHT—博世—愛發科路線,讓參與者零距離接觸龍頭企業的尖端制造技術與創新成果;另一條聚焦先進材料,沿納米城展廳—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艾捷博雅—漢納材料路線,深度揭秘“硬科技”的轉化應用過程。
為進一步推動產業資源對接與合作落地,展會期間還將舉辦“供需對接會”,設置“新材料、具身機器人、消費產品”三大主題專場,并采用“展示區+推介區+洽談區”的布局模式,通過產品現場推介、供需雙方一對一/多對多洽談、應用端需求集中發布等形式,加速資源精準匹配,助力技術轉化、訂單落地與合作簽約,為納米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實效動能。
編輯 朱佳琪
2025年9月24日